
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,許多建築逐漸老化,成為城市安全與發展的隱憂。危險老舊建築(簡稱危老建築)問題,特別在地震頻繁的台灣,成為不可忽視的挑戰。
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促進城市更新,危老重建成為一項重要的政策方向。
而在危老重建的推動過程中,「容積移轉」成為施行危老重建的關鍵機制,「容積移轉」為政策提供了靈活性與可能性。
一、危老重建的背景與重要性
危老建築指的是結構老化、抗震能力不足且使用效能低下的建築物。這些建築通常存在於城市的核心區域,但由於年代久遠,已無法滿足現代生活需求。危老重建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保障生命安全
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,地震頻繁且強度不容小覷。危老建築在地震中的倒塌風險極高,對居民生命財產構成威脅。通過危老重建,可以提升建築的結構強度與抗震能力,確保居民安全。
提升居住品質
老舊建築內部空間狹小、通風不良,且缺乏現代化設施;重建後的建築可以改善這些問題,為居民提供更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促進都市更新
危老建築所在的地區往往是城市的核心區域。通過危老重建,不僅可以提升建築物的使用效能,也能美化城市面貌,促進周邊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。
資源有效利用
危老重建可以結合現代化的建築技術與規劃理念,提升土地使用效率,為城市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。
二、容積移轉的意義與機制
容積移轉是危老重建中一項關鍵的政策工具,其核心理念是通過調整建築容積的使用權,達成重建與保護的雙重目標。
三、什麼是容積移轉?
容積率是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與其基地面積的比率,簡稱容積。容積移轉指的是將未使用的容積權利,從一個地點移轉到另一個地點的過程。例如,當一棟建築因重建或保護限制而無法完全使用其容積時,這些未使用的容積可以轉移到其他符合條件的建築地點。
四、容積移轉的類型
同地移轉
指在同一土地範圍內,將未使用的容積分配到其他建築物或新增建築的部分。跨地移轉
指將一個地點的未使用容積,移轉到另一個地點進行使用,通常涉及不同土地所有權人或地區。
五、容積移轉的優點
促進重建意願
通過容積移轉,重建的經濟效益可以提高,激勵建商與居民積極參與危老重建。平衡發展與保護
容積移轉可用於保護歷史建築或自然環境,避免直接拆除,同時也能保障發展的空間需求。靈活的城市規劃工具
容積移轉讓城市規劃更具彈性,能在不同地區間調配資源,實現多元目標。
六、容積移轉的挑戰
儘管容積移轉具有多重優點,但施過程中也會面臨挑戰:
價格評估與公平性
不同地區的土地與容積價值存在差異,如何進行公平的價格評估是實施中的一大難題。法律與行政程序的複雜性
容積移轉需要依據相關法規進行,且涉及多方利益協調,行政程序可能相對繁瑣。居民意見整合
重建或容積移轉的計畫,往往需要獲得居民的共識,但意見不一可能拖延計畫進程。